内容摘要:7月13日,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与中国国际关系女学人论坛秘书处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关系女学人论坛暨“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女性安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关键词:中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政治
作者简介: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外交的“特与新”
闫静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主义学院教授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范畴,其“特与新”主要体现在规范性、意识形态性、民族性、实践性、和平性、历史性、引领性和超越性八个方面。
规范性与国际关系规范理论(IR Normative Theory)在概念和内涵上是一致的,是立足于中国价值文明基础之上的伦理良方。它既关乎人类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又涉及当代国际关系伦理的内在诉求和人类伦理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性、本源性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中国的伦理智慧和文明精益,为构建和谐共生的全球伦理文明提供了价值目标,同时为中国外交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价值支持和行动指南,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最重要的特质。
意识形态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题中之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创新和全球视野,展现了包容、开放、自信的精神气质,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意识形态的国际话语权和认同度。“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对民族性的最好阐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就“特”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东方智慧。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从未停止过对“理想世界”的憧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绝非停留在话语层面,只有落实到政策的实践上,才会彰显真正的价值。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多边舞台上积极拓宽“国际朋友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在实践中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挑战与破题
李春霞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
2013年中央首次召开周边外交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亲诚惠容”的新理念。十九大宣告新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我国周边外交进入了奋发有为的新常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理念。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实际上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验平台和必经阶段。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面临理念与现实政治、安全目标与经济手段双重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和合思维提出的新理念,完全不同于西方二元对抗的安全逻辑,旨在构建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但现实政治仍然是阻碍推进的主要原因。传统地缘政治的影响不断上升,“中国威胁论”常常是东南亚国家用于国内政治争斗的工具。东南亚国家在大国平衡战略下防华之心仍在,中美权力转移加快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挑战和风险。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了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但经济的合作与让利并没有带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安全互信的必然提升,反倒出现了矛盾锐化和分歧增加的隐忧。
破解困境的策略选择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通过机制运作凝聚共识,确保机制的开放性、共享性和透明度,不断向地区合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二是通过多样化手段深化合作,把周边地区的发展嵌入到中国大发展之中,在援助和投资中统筹全局、互利共赢。
英国妇女和平与安全的新发展:关注国家利益 放眼全球关切
田小惠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英国妇女和平与安全的新发展,首先源于国际环境的变化,英国脱欧到底是硬脱欧还是软脱欧,目前尚未明朗,但这必然深刻影响英国的国际地位、外交政策和安全战略。其次近年来中英关系稳步发展,特别是2015年习近平主席对英国成功进行国事访问,开启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
英国是女性主义产生和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但长久以来性别议题主要作为国内问题加以讨论,直到2000年联合国第1325号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决议正式通过,女性问题才从国内“低政治”议题正式纳入国际“高政治”领域。自2006年英国开始推出第一个国家行动计划(UK national action plan on women, peace and security)以来,其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修订和完善阶段,2010年推出《关于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1325号决议的国家行动计划》,标志着开始真正走向具体化。文件明确提出“通过最具影响力的活动使英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最大化”,强调国家行动、双边行动和多边行动三大领域,建立起由外交和联邦事务部(FCO)牵头,国际发展部(DFID)、国防部(MOD)共同负责的联合管理机制。2011年度评估报告(annual review)明确提出将妇女和平与安全纳入英国国家海外安全战略,细化了国家行动和多边行动的具体内容以及资金来源,明确了英国的优势地位。二是动议与行动阶段,2011年以后国家行动计划开始落地实施,包括2012年10月的年度评估报告首次提出“防止性暴力倡议(Preventing Sexual Violence Initiative)”等。三是全球观与新发展阶段,2014年英国政府发布了第三阶段的国家行动计划,全面概括了英国妇女和平与安全的各项内容,表明妇女和平与安全在英国国家安全与外交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该计划专门对“国家行动计划”“性别”“性别视角”“性别分析”等专业词汇进行解释,从而增强了普及性和可读性。今年发布的2018-2020国际行动计划的新亮点是更加注重规划的长期性和全球关切的主动性,指出“不仅是落实联合国决议的一次国家层面的行动,更应该内化为英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部分”。
女性安全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英国妇女和平与安全国家行动计划已成为国家安全、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英国在后危机时代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冯瑶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