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十九大报告,并回答记者提问。
关键词:新时代;经济建设;工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
作者简介:
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曾鼐 张子扬)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如何理解?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26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未改变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经济建设仍是中心工作,但在新时代更要注重全面发展。
当天,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应邀出席的冷溶在发布会上用“一个重要标志、一对关系和五个‘是’”,对新时代作出详细解读。
一个重要标志: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冷溶表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作出这个重大论断是有充分根据的。”他介绍,有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1956年党的八大就已提出,改革开放后又对此进行归纳和精练,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冷溶说,从八大至今已有60多年,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这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从社会需求看,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不能真实反映民众变化了的需求。
从社会生产看,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不符合实际。
冷溶表示,从原来讲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要求。